学科专业改革
现在位置:首页  学科专业改革
学科专业改革




    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沈阳师范大学

    代码:10166


    授权学科

    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

    代码:1201


    授权级别

    博  士

    硕  士



    沈阳师范大学

    20223




    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学科依托培养单位调整到软件学院后,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将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改为工学,培养方向调整为服务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技术,确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学科重点研究方向,获批学校二级重点建设学科。对标第五轮评估标准和要求找差距、找原因,以问题为导向,确定解决方案,做好数据整理,完成了学科评估工作。

    1.坚持需求导向,构建学科融合发展体系

    梳理和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分析行业产业需求,做好学科发展定位:以“人工智能+教育”为主攻方向,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学科优势,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凝练学科特色,形成服务辽宁振兴发展的学科优势。

    2.坚持服务辽宁,提升科研能力和成果水平

    注重应用研究和实际贡献,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鼓励和支持教师将最新科研进展和科技成果及时进行转化。依托辽宁省科技厅“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重点实验室”,面向辽宁省中小企业,聚焦打造服务区域的行业“互联网+”平台,在高新技术工程化、产业化方面取得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依托“软件产业校企联盟”,鼓励教师进企业;依托“辽宁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展“千名专家进千家企业”活动,服务辽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

    注重加强与政府、企业、学会协会、联盟以及其他高校的关系,积极承担政府、企业的横向项目,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升学校的师均科研经费。获批辽宁省教育厅等省级项目11项,签订横向项目19项,其中与辽宁优势科技有限公司合作300万、辽宁中岳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200万、沈阳科美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300万、沈阳帝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作500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91篇。

    成功获批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辽宁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并完成 “辽宁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的验收工作;智能软件产业研究院获批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字经济重点平台”和沈阳市教科工委“高校双服务重点项目”。

    (二)学科专业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设服务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技术三个学科方向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学科梯队、学术研究、培养以及硬件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1.学科定位与目标

    本学科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学科特色是“工科特色鲜明、面向行业需求”,学业与职业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理念,以特色化、工程化、区域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以培养创新型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充分体现学科内涵、突出学科特色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以及符合学科和领域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机制,为辽宁经济社会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学科优势与特色

    学科围绕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立足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服务,构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信息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的发展体系,与行业优势企业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融合培养”。

    3.人才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相关领域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宽广,具备较强工程创新意识,具有把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前沿动态、提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持续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本学科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工程研究、项目管理、技术支持以及信息服务等工作。

    4.学科方向设置

    (1)服务科学与工程

    服务科学与工程是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服务参与者行为与服务策略,服务创新与服务设计,服务运作的协调优化的一门学科。侧重研究现代服务管理系统理论,服务创新设计,服务需求管理,服务运作管理的支持技术与应用等。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研究现代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维护管理和评价,先进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数据资源的开发应用,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3)电子商务技术

    电子商务技术是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和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利用设计科学、理论建模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各种商务模式规律及其支撑技术。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落实情况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围绕学科建设的育人体系课程体系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等重要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和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1.以党建为统领,完善“四个机制”

    学院党组织统筹抓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了推进事业发展的“四个机制”,即:决策、协作、监督和激励机制。以“四个机制”为基础实施服务人才培养的“领雁计划”,即推动三个方面引领建设:一是专业导师和行业导师团队;二是科研团队和创新团队;三是师资队伍培养的“青苗工程”,确保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才培养中的落实。

    2.以“课程思政”为载体,筑牢“第一课堂”

    学科团队较早地对课程思政进行了调研和统筹部署,成立了“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和“青年学生行为研究中心”与“实践育人中心”协调建设。构建了学科专业教育的课程思政平台,融入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和方法,实现课程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

    3.以“三抓三比”为途径,站稳意识形态阵地

    学科团队为解决“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实施“三抓三比”工程(即抓学习,比党建效果;抓师德,比育人能力;抓服务,比精神面貌)。通过领导班子上讲台、教授面对面牢牢掌握学生意识形态主动权。通过设立抖音、微信等新媒介公众号,持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抢占舆情话语权,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4.以“三全育人”为核心,打通思政工作“最后一公里”

    学科团队积极深化“三全育人”理念,推进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大思政”格局,创新思政工作模式,着力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一是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全员思政育人氛围。二是强化专兼职辅导员“三个深入两个沟通”的工作模式,推动思政教育向贴近学生的各个方向延伸。三是设立师生对接“导师和行业导师”制度,全面提升服务学生成效

    5.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打造“实践思政”社会实践平台

    学院充分调研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搭建专业、服务、文化等多个社会实践平台。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赴辽宁朝阳和北京柳林义务支教开辟“社会”教育场域,抓住实习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三项重点,使“实践思政”成为日常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

    (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情况

    学院发挥优良师德师风的涵养作用,育德为常,取得良好效果。黄淑伟老师被评为辽宁省“我身边的好书记”并赴延安培训学习,祁长兴、李冶、马西城、郑郁被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马佳琳、李冶被评为“爱岗敬业好老师”;软件工程党支部被评为辽宁省“校园先锋示范岗”。组织获奖教师开展了师德学习交流、会议讲座等活动,不断激励广大教师人人都争做“好教师”,创先争优氛围浓厚。

    三、研究生培养与教学工作

    (一)师资队伍

    1.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按照学校党委“强师德、精业务、比奉献”的师德要求,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着力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化。

    1)“思想铸魂”的教师养成机制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为学习内容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目前本学科建立了教研室沙龙、双周理论学习和自学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以制度的力量涵养教师初心,以不断的学习铸造教师的思想之魂。

    2)“三抓三比”的培养激励机制

    党组织以“三抓三比”(抓学习,比党建效果;抓师德,比育人能力;抓服务,比精神面貌)机制进行师德师风建设。制定《软件学院师德师风实施办法》一项,组织相关讲座十余场次,开展师德师风主题党日活动5场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以“三抓三比”机制引领和激励师德师风建设。

    3)“多措并举”的师德监督机制

    建立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师德投诉方式,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中的作用,预防、调控和制约教师违背师德规范要求的行为。在学院一楼设置投诉信访箱,领导班子根据分管部门分层次谈话,针对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规劝。充分利用学生评教制度和群众座谈活动,定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评议,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与措施。探索构建由学校、学院、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六位一体”师德监督体系,并在制度设计、工作机制和信息渠道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将违反师德的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4)“立德树人”的责任落实机制

    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积极引导教师切实将人才培养作为最核心的本职工作,回归和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强化立德树人责任,在岗位评聘、年度考核、评优奖励中,优先考虑教学业绩突出、学生评价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得到师生公认的教师。

    2.主要师资队伍情况



    专业技术

    人数

    年龄分布

    学历结构

    硕士导

    最高学

    兼职硕

    职务

    合计


    25 及以下


    26

    35


    36

    45


    46

    59


    60 及以上


    博士学位教师


    硕士学位教师

    师人数

    位非本单位授予的人

    导人数

    正高级

    13

    0

    0

    4

    9

    0

    7

    6

    12

    13

    0

    副高级

    9

    0

    0

    7

    2

    0

    6

    3

    4

    9

    0

    中级

    9

    0

    3

    6

    0

    0

    9

    0

    0

    9

    0

    其他

    0

    0

    0

    0

    0

    0

    0

    0

    0

    0

    0

    总计

    31

    0

    3

    17

    11

    0

    22

    9

    16

    31

    0

    3.导师队伍建设规划

    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富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同时导师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肩负学术、科研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责任。我院硕士导师经常与研究生交流谈心,关注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将思想解惑与助困解难相结合,将立德与树人相结合。导师队伍起到正面示范引领作用

    本学科人才培养采用双导师制,在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校聘用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和学者为兼职导师,有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英国德比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山东瘦课网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辽宁优势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辽河油田通信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阳哲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阳华睿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经理、辽宁省沈阳市华府青创空间董事长、沈阳国际软件园产业服务集团副总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辽河油田信息管理部副部长以及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工程师。

    (二)课程教学

    1.本学位授权点各二级学科的学位专业课程、主要专业选修课、面向学生层次及主讲教师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型

    主讲人

    主讲人

    所在院系

    学分

    授课

    语言

    1

    管理理论与方法

    必修课

    王学颖

    软件学院

    3

    中文

    2

    高级供应链管理

    必修课

    李航

    软件学院

    3

    中文

    3

    运营管理

    必修课

    周传生

    软件学院

    3

    中英

    双语

    4

    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

    必修课

    张燕丽

    软件学院

    3

    中文

    5

    博弈论

    必修课

    闫禹

    软件学院

    3

    中文

    6

    管理统计学

    必修课

    张燕丽

    软件学院

    3

    中文

    7

    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系统规划

    选修课

    王学颖

    软件学院

    2

    中文

    8

    电子商务研究

    选修课

    刘天华

    软件学院

    2

    中文

    9

    模糊数学

    选修课

    黄淑伟

    软件学院

    2

    中文


    高级软件工程

    选修课

    范书国

    软件学院

    2

    中文

    10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

    选修课

    邵永运

    软件学院

    2

    中文

    11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

    选修课

    张  晔

    哈尔滨工业大学

    2

    中文

    12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

    选修课

    李辉

    沈阳国际软件园

    产业服务集团

    2

    中文

    13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

    选修课

    姜云鹭

    辽宁省沈阳市

    华府青创空间

    2

    中文

    14

    项目管理

    选修课

    周传生

    软件学院

    2

    中英

    双语

    15

    项目管理

    选修课

    陈宏斌

    中国石油天然气

    集团有限公司辽河油田

    2

    中文

    17

    项目管理

    选修课

    李帆

    金蝶软件(中国)

    有限公司

    2

    中文

    18

    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管理

    选修课

    邵华

    沈阳华睿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

    中文

    19

    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管理

    选修课

    黄贵洲

    山东瘦课网教育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2

    中文

    20

    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管理

    选修课

    李俊峰

    科大讯飞股份

    有限公司

    2

    中文

    21

    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管理

    选修课

    贾铁军

    辽宁优势科技

    有限公司公司

    2

    中文



    2.课程教学质量和持续改进机制

    1)课程改革重实效

    结合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培养方案、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科学修订培养方案。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既要反映当前知识、发展的前沿状况,又要适应研究生的实际水平,同时重视设置一些和本学科有关的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体现研究生课程创新性、研究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多维建设课程内容。以三度为原则进行课程建设,三度即:课程教学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符合度,相关课程之间、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之间的区分度,以及教学效果的显示度。

    有效实施教学方法。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用科学研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不仅掌握、运用知识,更要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育学生科研创新精神。

    合理构建评价机制。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监督和评价是保证研究生教学质 量的重要措施。要实现校、院、生多层次、多角度的监督管理方式。

    2)教学督导重改进

    教学督导创新工作方式,加大课程教学督导力度,高度重视学风和教风的建设。

    成果导向,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三个层次:培养目标认同度、毕业要求达成度、课程目标完成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两条途径:内部自评和外部反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校、院、系三级闭合循环持续改进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生中心,完善教学质量内外评价机制。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为核心,开展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建立覆盖所有教学环节的常态化内部监督体系,形成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多元外部评价机制。

    持续改进,形成教学质量保障有效闭环。定期开展在校生座谈、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访谈、行业需求调研、同类院校调研等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评价、反馈,形成“内外评价——实时反馈——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闭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3.教材建设情况

    Python学习从入门到实践2020年获批辽宁省首批优秀教材,20219月出版该教材第二版。

    (三)导师指导

    1.导师选聘、培训和考核情况

    1)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任职条件

     ①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心研究生教育事业,学风正派,治学严谨,能够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②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有国家课题的讲师),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57岁。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突出的导师,培养单位可根据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需要,向学校提出延聘申请。

     ③在本专业领域内进行比较系统的科学研究工作,有出版的学术著作和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其他形式的科研成果。

     ④目前承担或者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参与者应是主要研究人员中的前三位),拥有科研经费,具有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条件。

     ⑤能够为研究生开设专业必修课或专业方向课,有独立指导研究生的能力。

    2)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和聘任

     ①本人提出申请并填写《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审批表》。

     ②所在单位依据任职条件组织教授委员会进行遴选,经表决过半数者,报送研究生处。

     ③研究生处对申请材料审核后,上报校学术委员会审批,合格者颁发指导教师资格证书,由培养单位聘任。

     ④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新增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和聘任。

     ⑤每个专业按方向至少配备1-2名指导教师,原则上每位导师每届可招收2-3名研究生。对研究生人数较多、指导教师不足的单位,可聘请校外高水平人员兼任指导教师,并适当放宽招收人数的限制。

     ⑥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一般只在某一专业担任导师。如需要在另一专业担任指导教师,必须重新申请。

     ⑦聘请校外人员兼任我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原则上需按硕士研究生导师任职条件聘任。培养单位可视其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同校内的研究生导师一并参加指导教师与研究生的互选,承担指导工作。

    3)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职责

     ①硕士研究生导师对所指导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负责。

     ②参与制定并执行培养方案,根据培养方案帮助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组织和指导研究生的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等有关培养环节。

     ③全面负责研究生的论文指导,按照学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规定,制订切实可行的论文写作计划,定期检查督促,确保论文质量。

     ④指导教师要积极承担研究生学位必修课或方向课的教学工作。每学期承担研究生课程不能超过3门。

     ⑤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组织发展和日常管理,主要由培养单位负责。但是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研究生请假、休学、退学及奖惩等情况要签署意见,对研究生违反党纪国法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对研究生违反学术道德行为,指导教师要承担一定的教育责任。

    4)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解聘

    在聘期考核中不合格者,自动停止招生,并解聘指导教师资格。

    2.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要求与执行情况

    1)导师指导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的决定性因素。健全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明确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和育人中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要求以及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学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发挥研究生导师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的示范作用和在研究生教育基本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2)规范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坚持贯彻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查制度,不断完善研究生导师选聘和审查标准,鼓励和倡导学院根据导师的科研方向、科研能力与科研水平确定导师招生指标分配等工作。

    3)建立并完善研究生导师问责制,全面考核研究生导师治学态度、道德修养、教学和科研能力,对考核不合格者或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研究生导师,视情节给予通报、暂停招生、取消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等处理;对未通过招生资格审查者,暂停招生;连续三年招生资格审查或招生资格审查不合格者将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省级以上论文抽检过程中,对出现或连续出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研究生导师,视情况分别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直至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等处理。对培养质量优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生导师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

    4)加强研究生导师交流与培训,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导师海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计划,选派和鼓励更多的研究生导师赴国外知名高校访学、交流,拓展学术视野、把握学术前沿,提升指导研究生能力。

    (四)学术训练

    1.研究生参与学术训练情况

    学生参加国内外竞赛获奖项目

    序号

    年度

    奖项

    名称

    获奖

    等级

    获奖

    时间

    组织单位

    名称

    获奖人姓名

    1

    2020

    第六届辽宁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金奖

    2020.09

    第六届辽宁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

    王菲

    2

    2020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翼、

    创业”挑战赛辽宁赛区升级选拔赛

    特等奖

    2020.08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翼及创业挑战赛竞赛组织委员会”

    王菲

    3

    2020

    2020年“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铜奖

    2020.09

    2020年“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组织委员会

    王菲

    4

    2020

    第六届辽宁省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二等奖

    二等奖

    2020.10

    第六届辽宁省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二等奖

    孔德宙









    学生参加学术会议

    序号

    年度

    学生姓名

    会议名称

    报告名称

    报告

    时间

    报告

    地点

    1

    2021

    李泽熙

    2021年第十一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WCSE 2021)

    Quantum Sealed-Bid Vickrey Auction Protocol with Semi-Quantum Bidders

    2021.07

    在线

    2

    2021

    李泽熙

    王超男

    中国密码学会 2021 年量子密码学术年会

    A lightweight semi-quantum-reflection key agreement protocol for multi-server system without entanglement

    2021.09

    在线

    2.科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

    本硕士点依托“辽宁省中小企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沈阳师范大学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神州绿盟、华为、锐捷、科大讯飞等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科学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课程建设。并与企业在实践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创业、求职就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多种形式、多个维度的深度合作,实现学生知识领域拔高,为学生创造更为灵活多样创新创业实践环境。

    学院先后与10余家国内外知名的IT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协议,同时引进IT企业进驻校园,并邀请企业资深专家加入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小组,监督并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献策;校企合作动态调整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选择。

    3.研究生实习实践的组织、落实、考核情况

     “实例演练、实境训练、实战磨练”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特色实施过程。本硕士点建立了教学实践、项目实践、企业实践“三位一体、三年连动”的“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程实训教学体系”,实践课时占总课时51%;同时,通过实践育人中心,搭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把“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创新试验区学生实践活动”、“教师科研项目创造实践环境”、“专业竞赛提供实践机会”纳入统一平台管理,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20201月至202112月,学生专业竞赛参与率达到50%。获得国家级奖项6项。“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程实训教学体系”并不是简单的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实训工程案例进行实训教学,而是要通过在对企业中相关岗位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获得实际企业对学生的需求。然后根据此需求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分解,并重构出知识、能力、素养三者统一的面向工程的课程体系,从而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需对每门课程进行知识点的分解,把知识点与工程实例结合在一起完成知识点的讲解。在完成相关知识点学习后,引入真实完整的工程案例,把分散的知识点与工程实例贯穿在一起,真正实现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 “零距离对接”。

    本硕士点面向“一带一路”和新基建国家战略,依托“辽宁省中小企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辽宁省IT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实习、就业、社会服务方面打造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2020年至今,每年有超过10名学生参加 “国家护网行动”为国家核心网络节点及大型活动场馆提供网络安全保障服务。2020年至今,专业20名学生加入了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参与横纵向科研课题1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500万元。

    通过参加以上实习、实践活动,即解决了学生的实习问题,又使学生在毕业前就对就业后的职业生态做好了“预热”,也让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有了全方位了解。每年依靠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有超过5名学生被行业龙头企业 “抢走”。

    (五)学术交流

    1.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基本情况

    序号

    年度

    学生姓名

    会议名称

    报告名称

    报告时间

    报告地点

    1

    2021

    李泽熙

    2021年第十一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WCSE 2021)

    Quantum Sealed-Bid Vickrey Auction Protocol with Semi-Quantum Bidders

    2021.07

    在线








    2.研究生参与国内学术交流基本情况


    序号

    年度

    学生姓名

    会议名称

    报告名称

    报告时间

    报告地点

    1

    2021

    李泽熙

    王超男

    中国密码学会2021 年量子密码学术年会

    A lightweight semi-quantum-reflection key agreement protocol for multi-server system without entanglement

    2021.09

    在线

    (六)质量保证

    1.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

    1)研究生生源质量监控

    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招生选拔方式,充分发挥导师在录取各环节的作用;深化招生申请-审核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管理和监督制度,强化信息公开制度。

    2)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与监控

    规范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实施。研究生培养方案应对本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科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必修环节(文献阅读、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实践方式、学术活动和预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学院各研究生学科方向须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

    强化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科学的教学督导和评价制度,加强对授课质量的跟踪监测和过程评估,明确授课教师资质,倡导课程教学方式创新,鼓励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到研究生教学培养过程中,规范研究生课程考试与考查,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强化研究生社会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环节管理。建立健全实习基地建设机制与考核评价机制,做好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对接与管理。对研究生实习过程进行跟踪反馈与评价,杜绝虚假实习。

    加强研究生分流管理,建立健全研究生分流与淘汰机制。在研究生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论文中期检查、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重要环节引入分流机制,对不符合培养质量要求的研究生予以分流或淘汰。

    加强毕业研究生就业质量跟踪。注重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新与创业指导服务水平,考量研究生职业发展质量,跟踪社会、用人单位、校友对毕业研究生质量评价,并保障反馈渠道的畅通。

    2.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

    1)学位论文开题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所有硕士研究生,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通过研究生中期考核才能开展学位论文开题。硕士研究生的开题应于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或第四学期开学中期完成。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与质量,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至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至少应在一年以上。

    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论文开题报告要求公开进行,开题报告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只有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通过才能进入学位论文下一环节。

    2)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的半年内,必须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中期检查的内容包括:总结学位论文工作进展情况,阐明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阶段性工作中与开题报告内容不相符的部分须进行说明,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进行阐述。

    按照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要求举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报告会,中期检查结果由学院备案。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合格才能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环节。

    3)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

    所有拟申请毕业与学位答辩的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送审之前,必须参与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

    4)学位论文送审与评阅

    根据《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处理办法》、《沈阳师范大学关于对硕士学位论文抄袭作伪行为的处理办法》等规定,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的学位论文必须参加论文抽检或评阅。

    5)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必须严格按《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要求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3.强化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

    1)健全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明确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和育人中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要求以及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学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发挥研究生导师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的示范作用和在研究生教育基本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2)规范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坚持贯彻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查制度,不断完善研究生导师选聘和审查标准,鼓励和倡导学院根据导师的科研方向、科研能力与科研水平确定导师招生指标分配等工作。

    3)建立并完善研究生导师问责制,全面考核研究生导师治学态度、道德修养、教学和科研能力,对考核不合格者或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研究生导师,视情节给予通报、暂停招生、取消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等处理;对未通过招生资格审查者,暂停招生;连续三年招生资格审查或招生资格审查不合格者将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省级以上论文抽检过程中,对出现或连续出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研究生导师,视情况分别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直至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等处理。对培养质量优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生导师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

    4)加强研究生导师交流与培训,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导师海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计划,选派和鼓励更多的研究生导师赴国外知名高校访学、交流,拓展学术视野、把握学术前沿,提升指导研究生能力。

    4.分流淘汰机制

    1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

    2休学、保留学籍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3根据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不能继续在校学习的;

    4未经批准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5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未履行暂缓注册手续的;

    6学校规定的不能完成学业、应予退学的其他情形。

    (七)就业发展

    1.本学位点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就业去向分析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近二年无毕业生。

    2.用人单位意见反馈

    通过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咨询,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以往毕业生充分肯定,对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给与较高的评价。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专业学生适应能力、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职业素养过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就业稳定性、职业发展连续性情况良好。

    3.毕业生发展质量调查情况

    学院对本专业以往毕业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经过调查,绝大部分毕业生对上学期间本专业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工作表示肯定。近90%的毕业生认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状况、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管理制度、院系管理人员素质为优良。同时,调查显示,80%以上毕业生从事工作与本专业相关度高,对就业地域、薪酬、职业发展通道的满意度高。

    四、研究生教育支撑条件

    (一)科学研究

    本学位点本年度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以及在研项目情况。


    序号

    立项

    时间

    批准编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类别

    批准经费(万元)

    1

    2021.04

    2020CFS073

    面向未来教学场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语言自适应模型研究”

    李  航

    纵向课题

    0

    2

    2021.04

    21TZD03

    高校统战工作宣传网络体系和工作体制机制研究

    孙  阳

    纵向课题

    1

    3

    2021.06

    2021BJDZ007

    2021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AI
    实现蛋白质微观多样特征转化民族绘画艺术”

    王  利

    重点项目

    0

    4

    2021.08

    LJKZ1002

    服务于成果转化的高校科研信息平台研究与实现

    李  冶

    纵向课题

    3

    5

    2021.08

    LJKZ1005

    基于群智感知的可靠数据收集与筛选
    机制研究

    卜霄菲

    纵向课题

    3

    6

    2021.08

    LJKZ009

    网络攻击下的非线性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研究

    崔黎黎

    纵向课题

    3

    7

    2021.11


    智能软件产业技术研究院

    李  航

    纵向课题

    0

    8

    2021.12


    程序设计大赛系统运维服务

    毕  婧

    横向项目

    2

    9

    2021.03


    辽宁省“1+X证书制度”书证融通管理平台

    李  航

    横向项目

    30

    10

    2021.06


    智能降水自动控制软件平台产品开发及项目实施

    王学颖

    横向项目

    500

    (二)支撑平台

    本学位点支撑研究生学习、科研、实习的平台情况。

    平台名称

    平台级别

    对人才培养支撑作用

    辽宁省中小企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省级

    平台的研究发展方向与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的专业和学科紧密相关,省级一流实验室的建立,系列产品的研发,这将极大地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培育出科研方向明确、人员稳定、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

    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省级

    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科学研究、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以“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企业信息化应用为重点,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一体化服务平台。

    (三)奖助体系

    本学位点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制度建设,奖助水平、覆盖面等情况。学院制定了《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见附件。

    附件:

    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学生资助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科教〔201919号)、《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印发〈辽宁省学生资助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辽财教规〔20192号)及《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办法》(沈师大校〔2021114号)有关文件精神,为做好我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工作,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管理机构

    学院组织成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工作小组,负责制定、修订本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以及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申请组织、资格审查等工作。小组由学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由研究生工作主管领导、学生工作主管领导担任副组长,与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代表共同组成。

    二、评选范围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对象为我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已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且在基本学制期内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法规,按照公正、公平、公开、择优的原则,按学年进行评定。

    三、奖励等级、比例及申请资格

    各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级、比例及名额分配:

    (一)研究生一年级学业奖学金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一等奖 8000元、二等奖5000元、三等奖2000元,一等奖、二等奖不设定获奖比例,根据符合申报资格者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统筹考虑;三等奖获奖比例为50%

    (二)研究生二年级、三年级学业奖学金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个等级。特等奖10000元、一等奖 8000元、二等奖6000元、三等奖4000元,获奖比例分别为3%12%15%20%

    (三)根据奖励比例,奖学金名额按照四舍五入(以小数点后一位为标准)原则进行分配。学校可根据当年实际情况,对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比例、等级和奖励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四、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基本申请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三)诚实守信,品学兼优。

    (四)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

    参评学年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具备申请资格:

    (一)违反学术道德规范或社会公德而造成不良影响者。

    (二)有违反法律法规、研究生管理规定以及学校纪律行为,受到警告及以上纪律处分或受到培养单位给予的通报批评,处于处分期限内,尚未解除处分者。

    (三)未经相关部门批准而不按期交纳学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者。

    (四)课程学习成绩参考范围内学习科目有不及格者。

    (五)休学或保留入学资格学生暂不参评,待其复学后与实际学习年级研究生一同参评。

    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研究生,可同时享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等其他研究生国家奖助政策以及校内其他研究生奖助政策资助。

    五、评定标准与方式

    研究生一年级学业奖学金参考入学成绩、入学资质和在学表现进行评定,符合下列条件(一)及条件(六)者,可申请一等奖学金,不受名额限制;符合下列条件(二)(三)(四)之一及条件(六)者,可申请二等奖学金,不受名额限制;符合下列条件(五)及条件(六)者,可申请三等奖学金,按入学考试(含复试)最终成绩进行排名,按计划数发放。

    (一)全日制本科就读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二)全日制本科就读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三)全日制本科就读于国内最权威专业类院校。

    (四)推荐免试生。

    (五)一志愿(不含校内调剂学生)报考我校。

    (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且参加场次不低于5场。

    研究生二、三年级学业奖学金评定从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科研学术成果、综合素质三个维度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用量化赋分的方式确定排名,并确定获奖资格及等级。其中,课程学习成绩参考范围为,研究生二年级参考一年级期间成绩,研究生三年级参考二年级期间成绩。详见:评分细则。

    考取博士的研究生在满足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基本申请条件规定基础上(不受课程学习成绩、科研学术成果、综合素质的等条件限制),可申请特等奖学金。有特等奖学金评选名额的单位应优先奖励考博研究生,没有特等奖学金评选名额或特等奖学金评选名额不够的单位,占用下一等级评选名额进行奖励。

    在奖学金评选过程中,如出现最终量化得分并列时,优先推荐特殊困难群体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人子女、革命老区学生)。若再次出现并列情况,二、三年级依次按课程学习成绩、科研学术成果、综合素质得分进行排序;一年级依次按招录初试总分、政治、专业课1、专业课2、外语、综合面试成绩进行排序。

    六、评分细则

    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科研学术成果、综合素质分别进行量化赋分,并进行排名,按照申请总人数(M)及排名位次(n)计算相应分数(S)。计算公式为:SMn1

    将课程学习成绩得分(S1)、科研学术成果得分(S2)、综合素质得分(S3)分别乘以权重系数0.40.30.3,三项加权后的总和为学业奖学金最终得分(S0)。

    研二:计算公式为:S0S1×0.4S2×0.3S3×0.3

    研三:计算公式为:S0S2×0.6S3×0.4

    若在评选范围内没有课程成绩的,科研学术成果权重系数为0.6,综合素质系数为0.4。无科研学术成果或综合素质加分的研究生,单项排名得分按0分计算。

    (一)课程学习成绩得分(S1

    计算每名研究生的课程加权平均分。

    学分加权平均分=

    A科学分×A科成绩+B科学分×B成绩+···+N科学分×N科成绩

    A科学分+B科学分+···+N科学分

    课程成绩为优秀的按90分计算,良好的按80分计算,中等的按70分计算,合格的按60分计算。

    (二)科研学术成果(S2

    1)发表学术论文类(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按第一作者分数30%计分):

    论文类型

    加分标准(J

    SCI检索论文(12区;3区;4区)

    300分;200分;50分;30

    中文核心期刊(最新北大版)

    100

    EIJA检索)论文

    20

    EICA检索)论文

    10

    2)学术著作及教材

    类别

    主编

    副主编

    参与

    著作

    400

    50

    10

    教材

    200

    20

    5

    参编工作必须在著作中体现出来,证明无效。

    3)专利、软件著作权:(限排名顺序第一名)

    授权专利类别

    加分标准(J

    发明专利

    200

    实用新型专利

    100

    软件著作权

    10

    4)科研竞赛获奖:

    团队赛按团队计分,再重复计分

    奖项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其他奖项

    说明

    国家级

    100

    80

    60

    40

    20

    获奖奖项按名次赋分标准:分值计算: GJ×kk为人员排位系数k=1/2n-1n为完成人位次(下同)

    省部级

    80

    60

    40

    20

    10

    市级

    60

    40

    20

    10

    5

    校级

    30

    20

    10

    5

    2

    5)科研项目

    A. 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上限10分且必须沈阳师范大学为署名单位

    纵向项目: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教师主持的纵向,科研处备案能查询到申报书中学生姓名

    项目类型

    得分

    国家级项目

    5

    省部级项目

    4

    市级项目

    3

    校级项目

    1

    横向项目:横向项目如当年到账经费十万元以上,认真参加工作学生可加5分,在此基础上到账经费每增加一万元加1分,其他按比例,直至10分封顶(以科研备案及主持人证明为准)。

    B. 主持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级项目50/项;

    主持省部级项目40/项;

    6)预答辩优秀90分计算,良好按80分计算,中等按70分计算,合格按60分计算,不合格不能参加奖学金评选正式开题优秀90分计算,良好按80分计算,中等按70分计算,合格按60分计算,不合格不能参加奖学金评选

    (三)综合素质

    学校研究生或学院研究生工作秘书发布的实践活动才予以承认(其余活动不予加分)。

    1)参加各类文体活动(以获奖证书为准),同一系列活动只取最高奖项。

    获奖级别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其它奖项

    国家级

    50

    45

    40

    35

    15

    省部级

    40

    35

    30

    25

    10

    市级

    30

    25

    20

    15

    10

    校级

    20

    15

    10

    5

    3

    2)荣誉称号(不包括各类奖学金):

    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加40分;

    省部级荣誉称号加30分;

    市级荣誉称号20分;

    校级荣誉称号加10分。

    3)参与学生自我管理,学生任职:

    在校研究生会、班级为同学服务参与班级管理加5分,工作优秀加10分。由评定小组解释。

    4)学校学院组织的集体活动:

    出席2/(党员预备党员不出席扣2/次,积极分子出席1/)。限名额活动不加分。

    五、学位点社会服务贡献情况

    学科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按照“对接国家地区战略、服务重大需求、聚焦国内一流”的建设原则,强化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打造管理学科高地,提升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以辽宁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及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增强服务国家、地区战略能力,深化政、产、学、研、用、创多元融合,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真正做到了理念融合、管理融合、资源融合、产品融合、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全面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各产业集群中的深度应用,带动各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

    1.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

    学科团队近五年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0余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承接横向课题20余项,项目总经费超过1000万元,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提供了诸多创新技术储备,对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实现了从内向提升学术水平走向外向提升服务能力的转化。

    2.提升关键技术成果转化

    学科团队为辽宁地区的多家生产及制造业企业研发、部署和实施了专属业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及各类管理平台,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价值超过5000万元。为省内多家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研发、部署和实施了完善的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提升政府服务效率,打通政府、企业间纯在的服务壁垒,实现政策导向、企业需求、项目对接、人才引进全渠道的信息融合,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也为管理机构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促进了行业间技术跨越、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3.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

    学科团队致力于“教学型人才”向“智库型人才”的转化和培养,真正打造了一支专业素质高、奉献精神强、能进能出的“智库型人才”队伍。团队通过各类大数据平台建设、信息咨询平台建设,为辽宁省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超过10000人次,服务中小企业超过300家,解决企业和政府遇到的实际信息化难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节约管理成本,为政府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六、本学位点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学科围绕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立足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服务,构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信息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的发展体系,与行业优势企业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融合培养”。

    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分别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2012年的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和2016年的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具体结果如下:其中2012年全国共有102家单位参加了评估,本学科得分为64分,排名84名,占比为82%2016年全国共有187家单位参加了评估,未进入A+C-的范围,因此排名应该是在70%之外。从两次评估的结果来看,总体的排名没有特别的变化,基本排在后30%之中。

    从省内情况来看,大连理工大学排名A-,东北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排名B+,大连海事大学排名B-,沈阳工业大学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排名C+,辽宁工业大学排名在C-。与这些省内高校比较,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队伍的建设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中青年的成员数量不足、方向队伍人数总量存在不足、缺少具有学科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2)标志性成果产出不足。国家级项目立项数量不足、核心期刊论文产出不足、省级以上政府奖励不足。

    (二)改进措施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下一步思路措施。

    未来三年,本学科的建设目标是形成工科特色鲜明、面向行业需求的学科特色,使学科在国内被同行专家了解和认可,在省内具有一席之地,省内排名进入前七名。

    1.凝炼学科特色

    对全国本学科的布局以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尤其是授予工学学位的学校进行重点分析,借鉴成功经验,对标学院办学方向。

    分析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结合辽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学校与学院特色,凝练具有一定区域比较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聚焦研究领域,确定学科建设目标。

    2.打造特色团队

    对软件学院现有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梳理和统筹,按照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科方向组建至少三支学术团队;加强学术领军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争取三年内引进1-2名学科带头人;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培养,不断提升指导教师业务水平;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资金、场地以及其他资源,助力年轻人快速成长,为学科建设积累师资力量。

    3.融合社会资源

    积极探索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合作模式,创新多元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符合经济发展升级需求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政府、企业建立紧密关系,聘请兼职教授走进课堂,与学校导师共同培养研究生,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企业建立校外研究生实习基地,基地不仅可成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而且也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与国家级、省级产业联盟、学会、协会等加强合作,支持教师和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学术训练与学术交流,鼓励并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拓宽视野,提升创新能力。

    4.拓展国际合作

    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积极推进国内外合作办学运行机制,积极寻求与境外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多种渠道,打通国际合作路径。

    制订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引进国外课程与教材,积极促进与国外高校互动交流;启动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工程,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开辟并拓展与国外高校、台湾等境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鼓励研究生到国外、境外进行交流学习;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境外高校短期或长期研修,开展国际项目合作研究等;制订留学生培养计划,开展“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培养工作;通过与国外、境外高校的密切联系,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共同进行项目研究,提升科研成果水平。

    5.服务辽宁经济

    进一步加强和密切与政府、企业以及高校的关系,积极承担政府、企业的横向项目,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与企业合作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组织、参与和承办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学科的社会影响力;输出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毕业生,为国家和辽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