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培养方案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第一部分: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以满足软件开发、技术管理、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等多层次的社会需要。毕业生能够开发、设计软件,从事研究所和高校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
二. 主要研究方向
1、数字图像处理与信息融合 Image Processing and Information Fusion
2、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business
3、高级软件工程 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4、网络系统设计 Design of Network System
三. 学制和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总学分≥35,不高于40分。其中学位课学分≥22。成绩优秀,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最短2年,最长不超过5年。
第一年以学习硕士学位所需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主,采用教师讲授、研究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研讨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研制具有理论及使用价值的教育教学软件。
四. 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表
培养单位 | 信息技术学院 | 专业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研究方向 | 数字图像处理与信息融合、信息管理系统与电子商务、高级软件工程、网络系统设计 | |||||||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
学位课程 | 公共课(7) | 外语 | 3 | 3 | 108 | 1、2 | 考试 |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3 | 54 | 1 | 考试 | |||
自然辨证法 | 2 | 3 | 54 | 2 | 考试 | |||
基础课(6)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2 | 2 | 54 | 1 | 考试 | ||
高级计算机网络 | 2 | 2 | 54 | 1 | 考试 | |||
分布式系统 | 2 | 2 | 54 | 1 | 考试 | |||
研究方向必修课(9) | 方 向 一 | 数字图像处理 | 3 | 3 | 54 | 1 | 考试 | |
模式识别-原理、方法及应用 | 3 | 3 | 54 | 1 | 考试 | |||
信息融合技术 | 3 | 3 | 54 | 2 | 考试 | |||
方向 二 | 企业资源管理 | 3 | 3 | 54 | 1 | 考试 | ||
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 3 | 3 | 54 | 1 | 考试 | |||
电子商务研究 | 3 | 3 | 54 | 2 | 考试 | |||
方 向 三 | 高级软件开发工具与技术 | 3 | 3 | 54 | 1 | 考试 | ||
高级软件工程 | 3 | 3 | 54 | 1 | 考试 | |||
软件体系结构 | 3 | 3 | 54 | 2 | 考试 | |||
方 向 四 | 嵌入式系统设计 | 3 | 3 | 54 | 1 | 考试 | ||
分布式网络 | 3 | 3 | 54 | 1 | 考试 | |||
网络安全 | 3 | 3 | 54 | 2 | 考试 | |||
非学位课程 | 必修课(3) | 专业外语 | 1 | 2 | 36 | 2 | 考试 | |
科研方法 | 2 | 2 | 54 | 2 | 考试 | |||
选修课(6-8) | VHDL硬件描述语言 | 2 | 2 | 36 | 2 | 考查 | ||
商业智能 | 2 | 2 | 36 | 2 | 考查 | |||
人工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 | 2 | 2 | 36 | 2 | 考查 | |||
项目管理 | 2 | 2 | 36 | 2 | 考查 | |||
信息系统规划理论 | 2 | 2 | 36 | 2 | 考查 | |||
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管理 | 2 | 2 | 36 | 2 | 考查 |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2 | 2 | 36 | 2 | 考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践环节 (6) | 教学实践 | 2 |
|
| 3 |
| ||
社会实践 | 2 |
|
| 3 |
|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1 |
|
| 3 |
| |||
学术活动 | 1 |
|
| 3 |
| |||
补修 课程 |
| 学生自己安排时间随本科生上课 | ||||||
| 学生自己安排时间随本科生上课 |
成绩考核要求:
1.考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研究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查研究生对所学课程掌握的程度,评定学习成绩;分析教学效果,研究和改进教学工作。
2.研究生必须根据培养方案(培养计划)的规定,参加课程学习的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必修课一般为考试方式。对于实验课、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和教学其他环节可采取考查方式。学位论文以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
3.考试课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考查课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分别相当于百分制的90分以上,80分至89分,70分至79分,60分至69分,59分以下人成绩评定必须在新学期开学前结束。
4.考试方法应根据课程性质确定,可采用笔试、口试,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可采取闭卷、开卷或闭、开卷相结合的方式。口试应有口试提纲和详细记录。
5. 考查可通过平时作业、实验报告以及总结报告等方式进行。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当结合课程特点,按授课计划要求确定。(具体考核要求参照《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与成绩管理规定》)
- 培养环节
- 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第三学期初一个月内需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检查其课程学习的学分和级点是否满足要求,决定是否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具体按研究生处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2、开题报告
在第四学期初的一个月内需完成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需由包括导师在内的不少于3位教师参加,经他们同意后方可开题。开题报告的文献阅读量应不少于20篇。
3、论文工作检查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论文工作检查。导师组要根据硕士论文开题情况,每季度一次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顺利进行。
4、学术活动
要求每名研究生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要求每名研究生参加计算机行业的展览会、研讨会不少于3次。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按《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生中期考核、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必须由导师组集体讨论。结合导师承担的课题加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在研究生的考核过程中要重视研究生的实践成果。全面关系研究生的成长,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学习、科研以及生活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