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20100)
第一部分: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认真刻苦、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具有坚实宽广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基础,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以及发展方向,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信息系统解决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科研、教学和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包括四个子方向:
1.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 信息资源规划与信息资源管理 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3.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4.信息经济 Information Economics
三、学制与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总学分≥35,不高于40分。其中学位课学分≥22。成绩优秀,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最短2年,最长不超过5年。
第一年以学习硕士学位所需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主,采用教师讲授、研究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研讨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完成指定的助教或助研工作。
四、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
学位课程 | 公共课(7) | 外语 | 3 | 3 | 108 | 1、2 | 考试 |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3 | 54 | 1 | 考试 | |||
自然辨证法 | 2 | 3 | 54 | 2 | 考试 | |||
基础课(9) | 管理理论与方法 | 3 | 3 | 54 | 1 | 考试 | ||
管理统计学 | 3 | 3 | 54 | 1 | 考试 | |||
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规划 | 3 | 3 | 54 | 1 | 考试 | |||
研究方向必修课(9) | 运营管理 | 3 | 3 | 54 | 1 | 考试 | ||
高级供应链管理 | 3 | 3 | 54 | 2 | 考试 | |||
数据挖掘 | 3 | 3 | 54 | 2 | 考试 | |||
信息经济学 | 3 | 3 | 54 | 2 | 考试 | |||
知识管理 | 3 | 3 | 54 | 2 | 考试 | |||
管理运筹学 | 3 | 3 | 54 | 2 | 考试 | |||
决策理论与方法 | 3 | 3 | 54 | 2 | 考试 | |||
博弈论 | 3 | 3 | 54 | 2 | 考试 | |||
非学位课程 | 必修课(3) | 专业外语 | 1 | 2 | 36 | 2 | 考试 | |
科研方法 | 2 | 2 | 36 | 1 | 考试 | |||
选修课(6-8) | 电子商务研究 | 2 | 2 | 36 | 1 | 考查 | ||
Matlab开发工具 | 2 | 2 | 36 | 1 | 考查 | |||
模糊数学 | 2 | 2 | 36 | 2 | 考查 | |||
项目管理 | 2 | 2 | 36 | 1 | 考查 | |||
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管理 | 2 | 2 | 36 | 2 | 考查 | |||
计量经济学 | 2 | 2 | 36 | 2 | 考查 | |||
高级软件工程 | 2 | 2 | 36 | 2 | 考查 | |||
企业战略管理 | 2 | 2 | 36 | 2 | 考查 | |||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 | 2 | 2 | 36 | 2 | 考查 | |||
实践环节 (6) | 教学实践 | 2 |
|
| 3 |
| ||
社会实践 | 2 |
|
| 3 |
|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1 |
|
| 3 |
| |||
学术活动 | 1 |
|
| 3 |
| |||
补修 课程 |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 学生自己安排时间随本科生上课 | ||||||
管理信息系统 | 学生自己安排时间随本科生上课 |
课程修读说明:
学位课程中的研究方向必修课,要求学生修满9学分,具体课程由导师指定;如果修读该类其他课程,其学分可计入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学分。
五、培养环节
1.中期考核
(1)考核时间:修课结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及各实践环节结束后的第四学期前四周内完成。
(2)考核组织:考核小组一般应由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及负责研究生工作的领导组成。
(3)考核内容:
①政治思想、遵纪守法及道德品质。
②业务学习和参加实践以及学术活动的表现。
③科研能力。
(具体考核办法参照《沈阳师范大学中期考核规定》进行)
2.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时间一般在第四学期末完成。
3.论文工作检查
硕士研究生导师要经常检查,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
4.学术活动
(1)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如国内外专家讲学、科技讲座学术交流会等。在第一、第二学年内研究生应至少参加十次学术活动。
(2)研究生应积极撰写学术报告,并在第一、二学年内至少公开作一次学术报告,报告形式由培养单位负责安排。报告内容可以是待发表的学术论文,也可以是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阅读最新专业文献的心得体会、理论问题的探讨等。
(3)组织及考核:考核领导小组在研究生中期考核时给予评定,并记录成绩。
5. 实践活动
(1)科研实践(含协助科研):参加各种内容和形式的专题调查、科技服务、课题研究,协助有关单位解决科研、生产和管理中的技术问题等。
(2)教学实践(含协助教学):教授课程,结合研究生科研课题举行专题学术讲座,为本科生上辅导课,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等。
(3)管理实践(含协助管理):担任本科生或低年级研究生的辅导员,参与学校管理部门的行政或教学管理工作。
6.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
(1)对所研究的课程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具有一定理论或实践意义。能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研究生论文工作,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
(2)论文篇幅一般在2—3万字,最多不超过5万字。
(3)学位论文撰写程序及基本格式参照《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细则》进行。
(4)学位论文答辩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
1.培养方式
基础理论课以课堂教学为主,可以采用讨论式和报告式教学。专业课在采用课堂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参加课题研究,跨校听课等方式进行教学。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应有课外阅读、作业等环节。选修课参照必修课方式进行教学。
2.考试
(1)考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研究生系统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检查研究生对所学课程掌握的程度,评定学习成绩;分析教学效果,研究和改进教学工作。
(2)研究生必须根据培养方案(培养计划)的规定,参加课程学习的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必修课一般为考试方式。对于实验课、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和教学其他环节可采取考查方式。学位论文以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
(3)考试课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考查课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分别相当于百分制的90分以上,80分至89分,70分至79分,60分至69分,59分以下)。成绩评定必须在新学期开学前结束。
(4)考试方法应根据课程性质确定,可采用笔试、口试,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可采取闭卷、开卷或闭、开卷相结合的方式。口试应有口试提纲和详细记录。
考查可通过平时作业、实验报告以及总结报告等方式进行。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当结合课程特点,按授课计划要求确定。(具体考核要求参照《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与成绩管理规定》)
3. 发表学术论文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在省级刊物(不含增刊)上公开发表或被国家级以上学术会议采用一篇学术论文;论文内容必须与研究生所学专业有密切的联系。